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这一重要论述包含着习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的殷切希望,也对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 清贫不是指穷困潦倒、一贫如洗,而是人在主观上甘于清正、清白的一种精神状态和境界,客观上公私分明、不谋己利的行为表现。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一系列现实考验,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谆谆教诲,勇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底色。 坚定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官乐清贫,就是要树牢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以“官肥民瘦”为耻,以“民肥官瘦”为荣。“难耐清贫莫做官,难拒贿赂莫当权。”共产党人的权力姓“公”不姓“私”,地位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就是责任,要以百姓利益为目的,为百姓增进民生福祉。“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党员干部在面对诱惑、陷入攀比时,当“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当公私的天平开始倾斜,难以保持平衡时,贪图享乐,放松要求,终归害人害己,悔之晚矣。一时贪心终生悔,守住清贫亦是福。 保持干事创业的“气力”。古人云:“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行得端,才能走得正。”干净是为官的底线,党员干部即使能力再强、水平再高,如果自身不干净、不过硬,时常忧患“哪里会出问题”“哪一天会暴露问题”“哪一个环节会出纰漏”,食不下咽,难以心境安宁,干事创业后劲不足,魄力不够,就很难干出一番成绩、成就一番事业。我们党员干部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才能厚积薄发,行稳致远。 常抓警示教育的“良药”。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加强警示教育,抓好以案促学、以案说纪,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党员干部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以“三个一”开展警示教育,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事事用党章党规党纪约束自己,时时用违纪违法案例警示自己,以“苦口良药”筑牢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让广大党员干部常怀感恩之心,心存戒惧,坚守“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