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成都百姓网-人才网,招聘网,二手房网,房产网,租房网,教育网,新闻网,信息网,信息港-成都在线

热门关键词:

有关背恩忘义(bèi ēn wàng yì)具体是什么原因?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4-10-16

  “摆摊日入1000元”,这两年,因怀揣着对自由和赚钱的向往,一些打工人果断辞职,俯身摆起了摊。

  但我最近发现,不少二手餐饮设备商的仓库,堆满了摆摊用的餐车,有设备商称,自己只是个回收餐饮设备的,现在快变成餐车回收专业户了。

  “我真的不想进厂了,刚好当时攒了1万元,就想着去摆摊,过程中还借了钱。现在做了2个多月,已经负债1万多,还不起,根本还不起。我今天崩溃了,刚刚一个人在厨房哭了一小时,还因为几块钱跟家里人大吵了一架。怎么这么难?”

  “摆摊一个半月,没亏钱,但真不如上班,除去食材一个月纯挣3000元。每天都3-4点起床,一直忙到8-9点收工。我一天都没休息过。”

  这两位摆摊创业者的产品做得都不差,而且也跑通了小闭环,有回头客,有复购。而且这两位摆摊创业者也都能吃苦,很勤奋,出摊1-2个月每天都雷打不动在坚持,也并非是三台打鱼两天晒网之辈。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模式?因为玥玥每次在小区摆摊都会被举报,有次早上7点摆摊,也被驱逐了。“我放弃摆摊了,因为我摆一次被举报一次,都是小区商铺的早餐铺举报的。”

  玥玥每天的摆摊生活如下:每天3-4点起床,周末一般是5点起床,6点出门送货,在小区里点对点送货,一直送到8点。

  预定客户有上限,而做早餐也就早上那1-2个小时的黄金时间,一个人又要做三明治,又要送货,玥玥的产能非常有限。只能送一个小区,别的小区都接不了。

  有人可能会问,就不能换个能摆摊的小区做吗?玥玥的回答是:“顾客享受的就是送货上门的服务,早上送孩子上学,赶时间。”

  卖网红三明治的玥玥总结道:“投入不高回本也快,就是累,结论就是一个月挣3000元,不如上班。”

  小芳表示,顾客不知道的是,别的摊位可能用的是冻肉,而且放了防腐剂,能存放好几年。别人直接拿货的冻卤肉一斤成本才8元。

  小芳说自己有那种可以直接拿货的渠道,但不敢拿,害怕食品安全。卖货的人都告诉小芳,拿了货以后,要几个摊位点轮流摆,不要一个地方一直摆,长期吃不好,会被顾客找上。

  小芳摆摊所在的小区的人流量还可以。她非常不解:“想不通,真的想不通,你说我产品差,我是有一堆回头客的;你说我生意差,中午饭点下班半个小时,我都忙不过来。为什么?到底为什么?”

  不算账不知道,一算账吓一跳。真正让小芳破防的是,自己卖了两个多月卤味,启动资金1万,前两天把水电燃气费一交,账上只剩下几十元了。卖卤菜的成本和正常的生活开销加起来,欠了1万多的外债。“天天累死累活的,还亏钱了?”

  小芳每天的营业额在200元-300元之间,去掉成本,一天的净利润是100多元。之前小芳还做早市,但3点就得起来忙碌,早市也就多50-60元营业额,后来就放弃了早市,只做午市和晚市。

  细究一下,小芳售价29元一斤的卤肉,成本为21元;作为对比,别人19元一斤的卤肉,成本为8元。也就是说,小芳的毛利为27%,别人的毛利为57%。

  做餐饮,60-70%的毛利属于正常,即便是摆摊免去了租金成本,毛利如果只有百分之二十几,恐怕做起来也是很辛苦的。小芳坚持好食材新鲜没有错,但要找到能匹配这种消费的卤味客群。

  小芳摆摊过程中,还遇到了各种奇葩事。自己在拌卤味,一转身,有人偷走了自己两个卤鸡爪。自己卤味的机器线也被剪断过,后面发现,是另一个卖卤菜的摊主的剪的,谈判后,对方赔了几百元。

  小芳说,自己已经准备放弃了,现在工作也不好找,下一步想跑段时间外卖,把债还了,明年继续进厂。

  小芳说自己隔壁有一个摆摊的摊主,开了一个月就倒闭了,卖凉面,有时候一天营收100多元,有时几元,后面把设备卖了回去去打工了,一个月亏了1万多。这个摊主当时花6500元做了一个全新的餐车,自己在二手交易平台卖了好久没卖掉,最后给了二手设备回收商。“对方只肯给2400元,多一分都不给。”

  消费不景气,影响了各行各业,直接影响的是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有些人被迫失去了工作,又不想坐吃山空,于是就开始尝试低门槛的摆摊。

  除此之外,也一定有相关利益方的“鼓动”。小吃摆摊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可能是既得利益者和鼓动者。

  在餐观局面此前的原创文章《年入千万,卖课比干餐饮赚钱多了?》一文中,我就有重点提到餐饮小吃培训的“暴利”。一个人学费动辄大几千元,成功了是师傅教得好,失败了是个人有问题,培训学校稳赚不赔,担风险的都是个体户自己。

  上文提到的卖卤味的小芳告诉我,当初手里拿着1万,想着摆摊咋也够用了。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这家卤味学校的学费不到2000元就去了,去了以后各种隐形费用,最后一共花了6000元。而且不知道为什么,试了好多次,也试不出师傅教的味道。

  这类人基本人手两个账号,一个账号的标题动辄为“摆摊日入1000元,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餐车精致干净,摆摊出镜的主角都很年轻,女生漂亮,男生帅气。

  和摆摊的接地气形成了鲜明反差,故事讲得很精彩,拥有一定粉丝量。同时还会引流到另一个账号,专门用来教学,而所谓教学绝大多数都是已录好的文字版或视频版,付费学习。

  这类摆摊的个体户充斥着各大社媒平台,精心制作的视频具备极强的煽动性,很多人看到后十分心动,甚至想立刻裸辞,去摆摊、发财、致富,获得自由。这些粉丝有没有致富我不知道,但这些博主肯定是“致富”了。

  它们的口号是帮助创业者低成本创业。而摆摊创业,懂得先从二手设备开始看起的小白,风险意识已经跑赢了另外一帮小白。

  但这类二手设备回收商也会存在低价引流的情况,比如网上说一个设备几百元,但到了仓库,可能几百元的餐车压根无法使用。而情况较好的设备卖价也不低,比如前文提到的,小芳隔壁的摊主花了6500元弄了三轮车,只用了一个月,二手设备回收商花了2400元回收。

  回头仍然会以正常的市场价,比如五六千元进行售卖,再加上运费,摆摊创业者的一次性投入成本未必能降低多少。

  有些摆摊的摊主是手工现制现卖,有些摆摊的摊主可能是直接拿成品,摆出来,赚个差价。这就要从供应链服务商处拿货,供应链服务商为了卖货,也会吹捧摆摊创业的好处和成功的概率。

  可是当拥有这种想法的打工人数量达到一定量级时,这就不是一笔小钱了。在利益和欲望的驱使下,拥有技术的,会拍短视频的,有供应链的,各路人马都会涌进这个小小的“赛道”,收割完一茬又一茬的“打工人”后,赚得盆满钵满地离开了。

  摆过摊,一个月亏1万元后,打工人们才幡然醒悟,原来摆摊创业也是一种消费,而且这种消费速度比买包狠,比股市狠,还累得跟狗一样。

  而小吃摆摊创业的本质,仍然是个体拿时间和劳动力换钱。很多人想做小吃摊是因为成本低,但小吃摊往往也意味着客单价不高、需求量不够大,未必是个好生意。

  有小吃摊主告诉我,现实生活中只见过一个日入1000元的摊主,但非常辛苦,做烧烤和酒水,从下午4点营业到凌晨3点。这是现实的摊主,和很多打工人想象中的,轻轻松松月入过万,不用996,不用每天干早晚高峰,代表着自由和梦想,大相径庭。

  很多能出去摆摊的人,技术是过关的,人也是勤快的。但做生意只有这些是不够的,看似低门槛的小吃摆摊赛道实则早已站满了人。你以为是退路,而真实情况是早已站满了人。

  我家楼下的小吃摊,已经从之前的2排,扩充到了4排。而这5-6年的时间,只有2家屹立不倒,一家是卖烤冷面的,一家是卖锅盔的。口味好,而且产品足够简单。

  但我们要更客观去看,看看真实的小摊摊主的一天,看看生意冷清时的小摊摊主,看看下雨时的小摊摊主,可能就不会“头脑发热”了。

  请记住,“爽剧”永远只发生在电视剧和短视频里,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一直过得是“爽剧人生”。把当下的每件小事做好,才是头等大事,至于短视频和网络上的爽剧人生,当娱乐看看就好,不要当真。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