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湖北荆州有拜年的习俗。有谚语云:“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意思说,大年初一给家中的父母拜年,初二去给岳父、丈母娘拜年。 我的老伴娘家在江陵马家寨。她们一共有六姐妹,无哥弟。老伴位居老四,上有三个姐姐,下有两个妹妹。 大姐、三姐招赘在家,大哥(大舅倌)已仙逝三年多。大姐尚健在,然积劳成疾,背负过重伤,由于未及时诊治,又因不辍劳作,落得腰弓背驼,但喜无“三高”之类,精神尚可! 沐浴早春的阳光,从滩桥驱车前往马家寨,不一会就到了三姐家。正好大姐也在三姐家,还有房头上兰姐姐、侄女梅艳也在三姐家坐。姐妹相见,分外亲热,筛水端椅,寒暄不已。 其中有人讲了到大姐家拜年的情形。有二人去给大姐拜年,大姐之媳在院子里跳舞。二人高声说道:“大姐(大爷)新年好,给您拜年来了!祝您新年快乐,安康吉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而那位在院子里的舞者,却我行我素,置若罔闻,依旧张臂伸腿,舞个不停,仿佛没有人来过似的。…… 兰姐姐、梅艳坐了一会,回去了。我和三哥到外面散了一会步回来,见她们三姐妹还在拉家常。她们仿佛有讲不完的话。 三姐的大儿子、儿媳在深圳工作,响应政府“鼓励就地过年,减少流动人员”的号召,没有回荆。在城区工作的小儿子小秋在家。我们来后,小秋多次接到约他去打牌的电话,但他都婉言谢绝了,一直在家陪我们。 不过,今天我们很幸运:很会烧火作饭的烹饪高手永娟也回娘家了,与我们同时到达。她做好了满满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微笑着说:“您们吃了饭再去聊吧!”在侄女的催促下,她们几妹妹才停止了唠嗑。 小哥、小姐家住赫赫有名的黑狗渊附近,也就是江陵县马家寨资圣村。二姐生有二男二女。二个女儿出了嫁,都做了奶奶。 大儿子廖昌红,我们呼之曰:“红娃子。”小儿子,我们呼之曰:“老三。”他们俩弟兄又勤劳又孝顺。并且各自娶了一位又勤快又孝顺又标致的好妻子。村里的人无不称赞二姐的两房媳妇,是百里挑一的好媳妇。 村里的人都夸奖二姐人缘结得好:两房媳妇聪明能干、勤俭持家、孝敬老人。二房孙媳妇也不错。大孙媳妇和孙子在广州工作,收入颇丰,在县城购了房。外出以小车代步。小孙媳妇和孙子在武汉工作,事业也顺风顺水,一切如意。 二姐的媳妇们非常热情好客,我们一去,就要烧火做饭。我们反复说刚吃罢中饭才来。她们又说,“那就吃晚饭吧!” 大家又侃了一会大山。老伴说家里晒了好多衣物,要回去了。几家人硬要留我们吃晚饭,我们执意要回去。红娃子的爱人梦英抽掉我电动车上的钥匙说:“您们等哈儿,带点土特产回去。”红娃子飞快地向江堤方向跑去,给我们去捞土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