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在大山深处的霍山县大化坪镇汪良村,公交车司机朱鬆奇准时来到村部边的小广场,检查了停放在此的公交车车况,并打扫了车辆卫生。随后,陆陆续续就有村民坐上了公交车。 “我们打算坐火车去外地,多亏了村裡有早班公交,否则我们就要提前一天到市裡了。”车上一对老夫妻笑瞇瞇地说。 “2019年开始,霍山县就实施了城市交通和城乡客运一体化,汪良村也进入公交时代。”汪良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晓萍告诉记者,因地理位置偏远,过去汪良村的公交车需要从县城公交总站始发,到村需要1个多小时,一来一回,耽误不少时间。 “了解到群眾需求后,我们调整了部分偏远的单点公交班线运行方式,让第一班车直接从村部始发,让村民们真正实现‘早’出行。”霍山县顺通巴士公司总经理叶胜说。 “孩子大了,家裡没有那麼多操心事了。村裡给我提供了一间宿舍,生活挺方便。相处久了,村民们就和我的家人一样,能够為他们提供服务,我也很高兴。”朱鬆奇说。 据了解,不仅是霍山县,六安市裕安区、金寨县等地处大别山区的县区均在部分偏远山村开设驻村公交。这些公交车每天清晨从山村始发,為山区群眾提供便捷的公交出行服务。 近年来,六安市大力推进“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建设,实现全市130个乡镇、1795个行政村的公交直达。“在公交运营中,我们还打造了一些‘定制公交’,陆续开通了惠农、就医、适老、旅游等公交专线,更好地满足城乡群眾的个性化出行需求。”六安市城市客运管理中心主任江林告诉记者。(记者 袁野 通讯员 徐林) 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