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9月15日消息(记者 王洪旭)红眼病会传染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该如何预防?9月15日,海南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室主管医师罗艳接受记者采访表示,红眼病传染性强,预防注意勤洗手、不随便用手揉搓眼睛等。 罗艳表示,近期,根据海南省监测数据显示,有部分市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报告发病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一是近三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未出现明显发病高峰,人群免疫力消退,易感人群累积,导致发病数的增多;二是新冠肺炎乙类乙管后,人群聚集性活动增加,特别是游泳池、水上乐园等公共场所开放,病毒经物、水到眼的接触感染机会增多,所以导致发病数的增加。 罗艳表示,红眼病具有传染性,而且它的传染性很强。红眼病也称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属于中国法定丙类传染病。该病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被感染。比如,如果游泳池里的水被病毒污染,又没有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接触被污染的水后会感染红眼病。 感染后可为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表现为眼红、结膜充血、明显的眼刺激症状,伴畏光、流泪、眼分泌物增多等。 罗艳表示,一是患红眼病后7~10天内,尽量居家休息,减少与家人接触,减少公共场所活动,比如说不到公用泳池游泳。二是患病后接触过的物品应进行消毒,洗漱用品要严格做到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同居室人员分开,不能混用。 出现哪些症状就需要就医?罗艳表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为1-3周,如自觉症状较重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和休息。 4、保持居家清洁,经常清洗晾晒枕套、床单等生活用品,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眼部化妆品等个人生活用品。 发现眼红时,应尽快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在治疗期间,若发现视力出现下降,应及时复诊,以免耽误治疗。 遵医嘱用药及休息,避免烟雾和强光刺激眼睛;眼部不要化妆,不戴隐形眼镜;避免和他人握手;避免到美容院、健身房、桑拿房、游泳池等公共场所。 常选用抗菌或抗病毒滴眼液滴眼,睡前使用眼膏涂眼,对于严重的结膜炎,可能会全身使用抗生素,疾病治疗后期若伴有眼部干涩等不适,可加用人工泪液滋润眼睛。 大部分的急性结膜炎有自限性,一般在7-10天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少部分人由于自身体质差异,可能会在10~14天左右出现加重的表现,在结膜炎好转后仍可能在1~2月时间内出现眼部干涩等不适。 眼药水眼膏必须专用,不要与他人共用;一眼患病时注意防止另眼感染:点眼药水时头偏向患侧,避免眼药水和眼部分泌物流入健眼。有眼药水或分泌物流出时用消毒棉签或一次性消毒纸巾拭去。 “红眼病”患者不与他人共同使用洗漱用品,如毛巾、面盆;使用过的毛巾、面盆等用具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避免与他人握手。暂不使用一些公共设施(如公共泳池、蒸汽房等)。幼儿患者暂不送幼儿园,未清洁的双手不要接触公共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