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成都百姓网-人才网,招聘网,二手房网,房产网,租房网,教育网,新闻网,信息网,信息港-成都在线

热门关键词:

碧水青山满目新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4-08-23

  天空湛蓝,长江西岸和县段,江水奔流拍岸,江岸草木葱蘢,焕发出勃勃生机。鱼儿不时跃出江面,自由畅快地玩耍﹔水鸟不时从草丛间飞起,掠过江面,激起一圈圈涟漪。幸运的话,还会看见可爱的江豚觅食嬉戏。一江碧水向东流、水清鱼肥人亦欢的美丽画卷正在这裡徐徐展开。

  近年来,和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始终把修復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将生态环保工作作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最大的发展、最大的民生来抓。

  如今,浮沙圩湿地公园、零点公园、和州之心相继建成,与长江东岸的薛家洼生态园、杨树林、採石磯景区等一批湿地公园、滨江生态绿廊和文化旅游景区隔江呼应,成為八百裡皖江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保护长江,既是我们的歷史责任,也是绿色发展的时代旋律。坚决扛起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系统实施长江大保护,和县坚持规划先行,积极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23公裡的长江西岸和县段,曾分布着大大小小20多家非法码头,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附近百姓更是深受其害。於是,整治砂场、拆除非法码头、清理堆场、植绿復绿……壮士断腕,综合治理,这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為统筹推进治污、治岸、治渔,2021年3月,和县出台了《长江西岸(和县段)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总体规划》,这也是该县首个专為长江大保护编制的规划。规划编制旨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强长江岸线生态保护治理,助力和县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江生态產业新城,奋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美丽新和州。

  马鞍山长江西岸和县段北起駟马新河口,南至太阳河口,全长约23公裡。规划围绕“全面打造长江生态保护示范区,绘就蓝绿交织、人城相融的滨江新画卷”的定位,确定“生态修復、文化传承、绿色发展”三位一体的规划思路,运用科学系统的规划理念,着力构建蓝绿交融、水清岸绿、自然生态的生态景观廊道﹔打造涵养文脉、活力多样、特色鲜明的乡土文脉走廊﹔建设绿色互生、和谐共融、联系发展的绿色发展示范带。

  按照规划,几年来,长江西岸和县段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工程有序推进。整个修復工程坚持以自然修復為主,并在修復过程中选取了耐湿易存活的水杉、池杉、乌桕等品种树木约10万株。以可持续、低影响、提高生物多样性為原则,整个修復工程按照“一脉、三核、四区、十景”空间结构进行打造。依托长江滨江生态空间,连接多处生态湿地,建设滨江景观带,依次建造了浮沙圩湿地公园、零点公园与和州之心三大湿地公园。

  如今,站在江堤上极目远眺,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绿色已成这裡的生态底色。一幅大江奔流、惊涛拍岸,山水相接、岸绿景美的滨江廊道画卷,已然映入眼帘。

  美丽的花海,连片的池杉林、紫薇林,芳草茵茵的草坪,凭栏远眺的观江台……2022年7月,作為长江西岸和县段23公裡绿色景观带的重点项目,浮沙圩湿地公园率先揭开了“面纱”,成為新晋网红打卡地。整个浮沙圩湿地公园佔地约1680亩,2021年9月啟动建设,2022年7月正式开园,市民又多了一个欣赏美景、放鬆身心的好去处。

  生态修復,马不停蹄。2022年10月,和县駟马新河入江口,江堤路外侧,零点公园“啟航”皖江。它是继浮沙圩湿地公园之后,和县境内的又一处湿地公园。零点公园北面紧邻南京駟马新河公园,东面即是长江。在《马鞍山长江西岸(和县段)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总体规划》中,这裡是长江西岸滨江生态保护与修復的起点,故名“零点公园”。零点公园以皖江文化為核心,以生态修復為脉络,打造集文化、生态、休闲為一体的皖江门户公园。走进公园,主广场的“零点雕塑”很是显眼,寓意零点公园啟航皖江,生态保护於此而始。以点溯源,蜿蜒曲折的小道将皖江文化串珠成线,草坪、绿植装点其中,与江景融為一体,令人心旷神怡。

  美景不断,美不胜收。作為长江西岸和县段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中最重要的建设区域,今年5月建成开放的和州之心更為长江生态廊道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和州之心位於得胜河入江口南侧,江堤外侧,西侧為金河口生态示范区,东临长江,长约960米,宽约160米,总面积约15.4公顷,是生态景观核心区。杉泽幽境、杉语兰境、城市视窗等景观节点和生态配套设施,令人耳目一新。走上临江观景平台,江河壮阔之美尽收眼底。

  “长江西岸和县段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始终把修復长江生态环境摆在了压倒性的位置。”和县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技术室主任霍秋瑞说,根据《长江西岸(和县段)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分节点、按步骤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始终坚持以可持续、低影响、提高生物多样性為原则,尽可能地保持水面芦苇、长江湿地、大树种等原生状态。通过生态环境保护攻坚行动和持续的修復治理,三大湿地公园陆续建成开放、串珠成链。原本“滨江不见江、临水不亲水”的长江岸线,变成了如今环境优美的城市生态客厅,绘就了一幅“蓝绿交织,人城相融”的滨江新画卷。

  穿上救生衣,57岁的沉兆江步入执法快艇,和渔政执法人员一起,开始了又一次的巡江。从渔民到跑运输的船员,再到如今的执法快艇驾驶员,沉兆江用自己几十年的生活经歷,深切感受到了长江大保护以来的变化。

  “我以前是渔民,那时候渔业资源匱乏,所以才选择了开跑船运输。长江十年禁渔,这几年发生的变化,我的感受太深了。现在经常能看到江豚,渔业资源也更丰富了。”沉兆江说。

  每天两三次,每次巡航,沉兆江的目光总是炯炯有神地盯着前方和岸边的每一处,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他说,禁渔区域有没有捕捞船隻、捕捞网具,有没有一人多杆多鉤垂钓行為,都是他巡查中注意观察的事项。

  在和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渔政执法基地,执法队员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隻见大屏幕上,整个长江和县段水域通过设在沿线的雷达、高清监控尽收眼底。

  据和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邵峰介绍,目前,执法人员严格落实7×24值班值守制度,全天候常态化巡查监管,聚焦重点水域、重点时段,坚决打击各类涉渔违法行為,对涉渔“三无”船舶以及各类违规渔具实行动态清零。同时,大队还坚持“人防+技防”监管模式,根据不断变化的渔政执法新形式、新要求配备执法装备。目前,大队已配备40米长的渔政执法躉船1艘、小目标雷达2台、无人机2架、光电设备8台、执法船艇5艘、监控探头28台(套),执法人员可以通过实时画面远程巡查、快速取証、远程驱离等,有效消除监管盲区,全域全时段打击违法行為。不仅如此,大队还与县内农业农村、市场、公安、水利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联席会商制度,与交界水域江寧、全椒、含山等县区签订共管协议,深化长效监管机制建设,依托禁捕水域协作共管体系,健全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资源共用等机制,形成执法闭环,彻底斩断非法捕捞、运输、销售长江野生水產品的黑色產业链。

  “我们还将持续加大宣传,坚持常态化执法巡查不鬆懈,不断补齐监管短板,营造‘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眾不吃’的良好氛围,确保长江十年‘禁渔令’真正落地见效。”邵峰说。

  大江奔涌,滔滔不绝﹔逐绿前行,驰而不息﹔长江禁渔,久久為功。从旧貌换新顏,改变非一日之功,也决不是一劳永逸。站在新的歷史起点,和县坚持“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追求,写好长江大保护的生态答卷,确保一江碧水向东流,真正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黄莹)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