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共有27个军先后跨过鸭绿江和敌人交手。这27个军长当中,不少人都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自己军事生涯最高光的表现,比如梁兴初、傅崇碧和秦基伟等人。当然也有一些人的表现并没有这么突出,但至少他们手中是有部队可以调动和使用的。和这些人相比,60军军长韦杰就比较憋屈了。 60军奉命入朝参战时,老军长张祖亮因为胃病严重,没有办法跟随部队行动。时任61军军长的韦杰临危受命,调任60军军长。60军入朝后不久,第五次战役就爆发了。当时第三兵团负责正面主攻,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是二野着名的猛将,打仗以勇猛着称,为了加强正面突击力量,他把60军所属的179师配属给了15军,181师配属给了12军,准备一拳下去就把敌人的防线给砸个稀巴烂。 第五次战役打响后不久,王近山又把180师改为兵团预备队,归兵团直接指挥。这样一来,韦杰虽然名义上还是60军的军长,但手下的三个师却都不归自己指挥了,他的工作只剩下收听战况和研究敌情了。战役后期,志愿军由于后勤供应不上,粮弹出现短缺,被迫后撤休整。李奇微乘机率部发起了凶狠的反扑。 为了掩护兵团主力和伤病员安全转移,王近山将殿后任务交给了在汉江南岸的180师,命令该师阻敌5个昼夜。当时180师的正面之敌是美军的两个师和南朝鲜伪军的一个师,180师以一敌三,苦战两个昼夜没能打退敌人的进攻,部队遭受了比较大的伤亡,而且后路随时都有被敌人切断的危险。师长郑其贵见部队身处险境,认为兵团要自己阻敌5个昼夜的任务已经无法完成,部队如果再不后撤的话,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当时180师归第三兵团直接指挥,于是郑其贵直接给兵团发电报请求撤退。但不巧的是,兵团指挥部在后撤的途中,由于防空工作不到位,导致电台车被敌机给炸毁了,因此和所属的各军失去了联系。郑其贵足足等了一天仍不见兵团回复,无奈之下只得给军长韦杰发电,描述了180师目前的险境并请求撤退。 韦杰15岁就参加了红军,身经百战,他接到郑其贵的电报后大吃一惊,当即急令180师渡过汉江回撤。但敌人是机械化行军,速度非常快,180师数次苦战仍不能摆脱敌人,最终在鹰峰山陷入了敌军三个师的重围当中。韦杰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命令179师和181师各出一个团,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往鹰峰山接应180师突围。 当时179师和181师还在春川以东的大龙山和照桥里一带,距鹰峰山将近200公里。为了接应180师,这两个师各拿出了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团跑步前往鹰峰山,但途中遭到敌人重兵拦截,接应最终失败。郑其贵没能等到援兵,只能命令部队分散突围,结果损失惨重,牺牲和被俘的高达7000多人。其中师级干部1人,团级干部9人,营级干部49人,连级干部201人,排级干部394人,班以下6990人。 180师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损失,自然是要追责的,师长郑其贵和副师长段龙章都被降了职,三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做了检查。60军军长韦杰被狠狠批评了一顿,彭总甚至说出了“像你这样的指挥员就该杀头”的气话。韦杰觉得十分委屈,自己虽然名义上是60军的军长,但手下的三个师却都不归自己指挥,现在部队失利了,却要求自己承担责任,这让他难以理解。 时任60军参谋长的邓仕俊也为韦杰打抱不平,他直言:“把一个军拆散了,调得光光的,这是我从戎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你纵然有天大的本事,没有部队给你,拿什么指挥?巧妇难做无米炊嘛!”不久后韦杰就奉调回国,进入军事院校学习,从而失去了带领180师打翻身仗的机会。后来上级也意识到了韦杰在180师受损的问题上没有责任,因此大授衔的时候仍然授予了他中将军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