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晚,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已完成对阿斯顿 · 马丁 · 拉贡达国际控股(Aston Martin Lagonda Global Holdings plc)7.60% 股份的收购,收购金额并未透露。阿斯顿 · 马丁也成为吉利又一个入股的品牌(不过吉利未获得董事席位)。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早在2018年,阿斯顿·马丁IPO之前,吉利就多次接触过该公司,2019年末阿斯顿·马丁需要纾困时,吉利和阿斯顿·马丁董事长劳伦斯·斯特罗尔都提出了报价,吉利当时希望阿斯顿·马丁可以迅速进军电动汽车领域,但斯特罗尔希望重返F1,最终董事会当时支持了斯特罗尔。 2020年,市场又曾传出过吉利将收购阿斯顿·马丁的传闻。彼时,在被传吉利将收购的消息后,阿斯顿·马丁宣布获得了加拿大商人Lawrence Stroll的投资,Lawrence Stroll旗下基金目前仍是阿斯顿·马丁的第一大股东。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俄乌局势升级和成本飙升的影响,阿斯顿马丁的供应链和物流中断影响了上半年的销量和业绩。上半年,阿斯顿·马丁的税前损失达2.854亿英镑,而上年同期为9070万英镑。其中,由于在6月底部分零件缺失,有超过350辆最新款SUV DBX707未能交付给客户,这使该公司损失了超过8000万英镑。 面对亏损的不利局面,阿斯顿·马丁此前公布了电动汽车方面的发展计划,提出到2030年,公司半数的车型转向纯电动汽车,45%的车型将是混合动力汽车,余下5%则是赛道版超级跑车。 随着供应链问题的改善,阿斯顿·马丁预计,其2022年下半年的销量将迎来提升,并且其高利润车型(DBX707 SUV和V12 Vantage)的产量也将迎来提升。 阿斯顿·马丁首席执行官Amedeo表示,2022年,期望在2021年的基础上核心销量增加约8%。此外,他强调:“尽管第二季度有供应链方面的挑战,但在上半年,公司的产品系列需求强劲,跑车已经卖到2023年,DBX的订单与2021年相比增加了40%以上。仍然有望实现中期目标,即到2024或2025年实现批发量约1000万辆,收入约20亿英镑,调整后EBITDA约5亿英镑。” 吉利的海外收购之路,始于2006年。那一年,吉利集团携手上海华普收购了伦敦经典黑色出租车制造商和所有者英国锰铜19.97%的股份,并在上海成立了合资公司——上海英伦帝华公司,专门生产伦敦经典黑色出租车,产品主要出口至英国市场。2012年,英国锰铜控股因财务困境进入破产保护程序。次年,吉利以1104万英镑收购英国锰铜控股的业务与核心资产,并将其改名为伦敦出租车公司,从而完全拥有了伦敦经典出租车以及其附属资产。 吉利最惊人的一次并购发生于2010年,收购对象是沃尔沃。当年3月,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100%股权,被业界誉为一场“蛇吞象”的划时代国际并购。 2017年6月23日,吉利与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签署最终协议,收购drb-hicom旗下宝腾汽车(proton)49.9%的股份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lotus)51%的股份,成为宝腾汽车的独家外资战略合作伙伴。 就在吉利收购宝腾、路特斯股权后4个月,吉利控股再度扩大商业版图,与美国terrafugia飞行汽车公司达成最终协议,将收购terrafugia的全部业务及资产,并以中文命名太力飞行汽车公司。 2018年春节刚过,吉利控股宣布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戴姆勒)9.69%具有投票权的股份,成为戴姆勒最大的单一股东。 今年5月,吉利与雷诺韩国签订股份认购协议,出资2640亿韩元(约为13.76亿元人民币)认购雷诺韩国汽车34.02%的股份,并将cma模块化架构导入雷诺三星汽车位于韩国釜山的工厂,预计在2024年进行量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