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夏季,青藏高原“蓝宝石”——青海湖碧波万顷,鱼鸟共生,美不胜收。同时,青海湖的特有珍稀物种青海湖裸鲤(湟鱼)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洄游季,每年的5月底至8月,裸鲤产卵期洄游至环湖周边沙柳河、布哈河、泉吉河等淡水河流产卵,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湟鱼洄游奇观。 据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消息,通过先后6次实施封湖育鱼,青海湖裸鲤资源量逐步恢复,2023年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到12.03万吨,青海湖裸鲤从“濒危”物种降为“易危”物种。 青海湖鱼类资源独特,共有2科3属6种,其中青海湖裸鲤仅分布在青海湖及青海湖流域,是维持青海湖鱼鸟共生生态系统的关键性物种,处于青海湖整个生态系统核心地位。 青海湖流域被誉为“青藏高原基因库”,是青藏高原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流域内共有维管束植物74科269属759种,其中种子植物70科265属754种,蕨类植物仅有4科4属5种;藻类植物5门29属34种;重点保护植物有25科36属47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种(星叶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8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种。流域内共有野生脊椎动物27目70科209属340种,兽类6目15科30属3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9种,Ⅱ级保护动物14种。 青海湖周边是极度濒危动物普氏原羚的唯一栖息地,其数量已从2001年的300多只恢复到目前的3400余只,黑颈鹤由原有的30余只增长到130余只。流域内共有鸟类17目48科171属288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鸟类13种,国家II级保护鸟类48种。湿地指示性物种(水鸟)多样性实现增量,由原有69种增加到现有的101种,湿地指示性物种(水鸟)整体种群数量多年保持稳定,年累计达60.6余万只。 青海湖流域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气循环通道,是青海省“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和我国西北部大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水体,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保障东部农业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是高原生物基因库、国际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节点,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流域内草原、森林、荒漠、高原河流及湖泊湿地等复合生态系统保持着良好原生态,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占98.72%。流域80%以上的面积生态系统原真性较高,是我国内流区完整水循环水生态过程的典型区域,有独特的高原“水—草—鱼—鸟—兽”共生生态链,具有生态系统典型性、系统性、原真性、完整性和国家代表性。 人民网西宁6月4日电 (马可欣)本网从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3年青海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6%(扣除沙尘异常超标天后为97.7%),圆满完成国家和省定目标任务。 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青海省立足实际,制定印发系列实施方案,聚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完善青海省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管理,系统谋划项目工程,充分发挥专项资金效益。… 人民网西宁6月5日电 (马可欣、陈林)6月5日,黄河流域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水电站——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玛尔挡水电站3号机组水轮机转轮顺利吊装就位,为2024年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奠定基础。 玛尔挡水电站3号机组水轮机转轮顺利吊装现场。… 人民网西宁6月2日电 (记者甘海琼)佩戴香包作为端午节的重要传统习俗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寄托。在过去,人们会在端午节期间佩戴香包,以祈求健康和平安。…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