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县城,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对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围绕“工业奋战年”主题,各乡镇怎么干,干得怎样?即日起,筠连县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报道《乡村振兴看乡镇》,带您了解筠连12个乡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新路子、新亮点和新成效——今天来看 2024年,丰乐乡坚持高目标牵引、全方位争先,以推动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补全基础设施短板为重点,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为牵引,全力攻坚突破、全面提速发展。 ●全力抓好产业发展。抓实“龙头企业接市场、乡属公司抓管护、村级组织建基础、专家团队供技术”机制,有效推进“林药套作”“稻药轮作”模式,持续深化与贵州兴创大健康集团、仁禾中药材等落地企业合作,不断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今年来,全乡连片种植川芎400亩、黄连300余亩、金毛狗脊800余亩、淫羊藿400亩、天麻300亩、黄柏500亩。 ●全力完善基础设施。完成塘坝至场镇、场镇至龙塘道路加宽黑化工程,有序推进卜好村防洪排涝治理一期工程建设、神羊洞连接线道路加宽黑化工程建设。建设产业路3公里、便民路4.2公里,建设水池水窖6口,配套管道建设8400米,完成154户农户室内卫生厕所改造、室外化粪池和无害化改造建设,生活垃圾收集率及卫生厕所普及率超95%。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立足优势招引企业开展小微产业园建设,完成林下规模化种植中药材基地7个,新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超3000亩,吸纳10000人次就近务工。与四川省蓝展生物质能源科技公司洽谈在乡开展生物颗粒制造产业;与宜宾市城市和交通投资建设集团、建筠公司开展100亩道地中药材育苗基地建设。 接下来,丰乐乡将继续紧扣“中药之乡·康养胜地”发展定位,持续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条,不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聚焦融合增效,深耕特色产业“一条链”。结合乡域“一园三基地”产业规划,深入实施“林药模式”“稻药模式”,加快村级小微中医药产业园布局建设,计划2025年新发展中药材面积7000亩。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加快硒山湖文旅项目和万亩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项目规划建设进度,推动龙塘村创建特色生态示范旅游村。深化校地合作内容及形式,推进筠连淫羊藿道地药材“资源圃”以及“林下淫羊藿种植规程”建设,开展“药茶”“药酒”“药浴”“药足”“药膳”等产品研发。 聚焦项目投资,激活发展支撑“一池水”。围绕中药材产业链延伸、硒山湖文旅康养开发等重点领域,借助乌蒙山中医药创新发展联盟等平台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推动国储林项目建设,积极与县国家储备林项目专班及县农旅商贸集团对接,为开展林权流转收储做好人员、经费等保障工作,计划到2025年完成6000亩国储林项目建设。同时,综合利用好财政、金融政策,包装中药材产业融资项目1个、计划资金2亿元。 聚焦民生福祉,绘就乡村振兴“一张图”。提高道路交通供给的有效性和适配性,结合国储林项目、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水毁工程建设、以工代赈项目等,开展乡村产业路、便民路、资源路建设。实施“水美乡村”建设,以河流、山沟为脉络,以村庄建设为节点,结合卜好河、定水河、露金河河堤治理,开展水流岸线并治。聚焦“一老一小”“一病一残”,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工作、探访关爱行动,盘活村级闲置资源、资产等试点开展“幸福农家”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在就业创业、关心服务、精神素养、政策落实等方面开展精准帮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