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成都百姓网-人才网,招聘网,二手房网,房产网,租房网,教育网,新闻网,信息网,信息港-成都在线

热门关键词:

“川人从不负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他们一次次做出来的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4-07-05

  还记得在08年汶川地震时国内曾盛行一句话:“川人从未负国,国人亦不负川。”所以当时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帮助受灾的四川群众渡过难关。不过当时对于话中的前半句却是一知半解,不知来源何处。后来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四川的历史,才明白此话的深刻内涵。

  四川在历史上曾经有三次人口死伤过半,但毫无例外的是,这些人都是为国捐躯。第一次是在宋末元初的时候。公元1235年,蒙古对南宋发动了战争。在战争的57年里,蒙古人在四川遭到了当地军民空前激烈的抵抗。连蒙古大汗蒙哥都毙命于钓鱼台之下。因此当蒙古军队攻下城门后,就对城内的军民百姓展开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而光成都一座城池,据南宋官吏统计,死亡人数就有一百四十万之众!这还不包括城外被杀的百姓。

  残酷的屠杀让当时的四川尸横遍野,连空气中都弥散着鲜血的味道。真的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后来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强制湖广两地的百姓移居四川,才让四川渐渐恢复了生机。

  四川第二次大屠杀是在明末清初。张献忠在四川领导农民起义,建立大西政权。但是他在当政的三年时间里却将四川本地的贵族、士大夫从上到下杀了个遍。当地的百姓为了抵抗他的统治,纷纷加入反张联盟。张献忠认为四川百姓都恨他,甚至恨入骨髓。所以对普通百姓也举起了屠刀。他下令:凡是四川本地人,不管男女老少,见者必屠。等到清军入关后,四川百姓为了反清复明,又一次的遭到了满清铁骑的血洗。到顺治十六年时,全川不过才八万人口而已!

  据统计,抗战八年,四川为前线万的兵员,占到了当时全国实征壮丁的五分之一还多。当时有句话叫:“无川不成军”,可见四川籍士兵的广泛。伴随着高征兵率的是高死亡率,川军也是在抗战过程中牺牲最多的军队之一。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出川的士兵中,阵亡人数为263991人,负伤人数为356267人,失踪了26025人,总计64万人,士兵伤亡率位居当时全国各省之首。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