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上海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国内首次以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设置的专门赛事。 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 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以立德树人、就业育人为主线,努力打造强化生涯教育的大课堂、促进人才供需对接的大平台、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大市场,更好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的目标。大赛分校赛、省赛和总决赛三级赛制,面向中低年级学生设置成长赛道,面向高年级学生设置就业赛道,面向教师设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五所高校承办了大赛各赛道总决赛。 大赛自2023年8月启动以来,全国高校师生踊跃参与。据统计,累计报名学生952万人,覆盖高校2740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98.6%。其中,学生成长赛道报名744万人,学生就业赛道报名208万人。课程教学赛道3707名就业指导教师参赛,覆盖1565所高校、1921个课程教学团队。经过激烈角逐,600余名大学生和80余名教师晋级总决赛。总决赛决出金奖、银奖、铜奖,以及单项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 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采用“主体赛事+同期活动”的整体设计。根据赛事整体安排,各地各高校配合主体赛事广泛开展招聘会、职业体验营等同期活动,实现大赛与就业服务工作的融合促进。据统计,目前已累计举办就业指导和校园招聘活动8.17万场,参与人数885万,提供岗位超百万个,有效地对接了人才供需市场。 参赛学生纷纷表示,大赛不仅给自己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更为自己提供了提升能力的平台。通过赛前的系统学习、深入思考和充分准备,让自己更加深入了解了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自身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为科学合理规划学业和职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参赛教师认为,大赛为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提供了一次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从而更好地推动高校职业规划教育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同时,通过比赛的宣传和推广,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部署的重要举措,大赛今后将持续举办,每年举办一届。经向大赛组委会了解,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将由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