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刊物,哗众取宠容易,讨好迎合容易,趣味滑落容易,坚守笃定却很难。40年,我们不问白马东来、青牛西去,细细酝酿着自己别样的冷香素芬、淡白深青,为每一位读者带去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让踟蹰夜路的旅人,想到的不仅是孤单和路长,还有星辰和大海。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传承文化,以文化人,是我们始终不渝的信念。我们的民族有几千年的记忆,这些记忆是历史,是文化,更是我们的“根”与“魂”,前者可鉴世,后者可润心。它们流淌于我们的血脉中,是凝聚14亿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进入新时代,《读者》将继续以有筋骨、有温度的文字,更多体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精神和挺拔向上、从容优雅的中华文化。 “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维系,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无论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个人追求的诗意栖居,我们都将用心、用情、用爱、用美去抒写,展现一个新时代的中国。 文化的最终成果是塑造集体人格,《读者》四十载,被津津乐道的更多是正面、积极的精神追求,契合了古人所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