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成都百姓网-人才网,招聘网,二手房网,房产网,租房网,教育网,新闻网,信息网,信息港-成都在线

热门关键词:

科学命制试题高效选才育才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4-06-07

  编者按 2024年全国高考今日拉开帷幕。高考承载着为国选才的使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版推出特别策划,从高考科学命题,到各地“平安高考”护航行动,再到智能技术赋能阅卷工作,从不同侧面展现高考的新特点、新气象,以飨读者。

  高考是今天的热点话题,高考试卷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它既是给考生的一张考卷,也是命题人交上的一份答卷。

  在高考试题形成之前,工作人员要根据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命制相关试题,在全国多个省区市完成多轮试测,以确保试卷理念的先进性、内容的科学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然后开展后续的命题工作。

  “试题设计应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摆脱总结模板套路等低效学习方式,启发学生突破固化思维的束缚。”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说。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数学试题第21题为例,试题给出3个条件,要求学生选取2个作为已知条件,证明另外1个成立。这让学生拥有更多选择权,以及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高考试卷正式“出炉”之前,教育部还会开展一系列工作,确保各卷种在题型、结构方面与前一年保持总体稳定。

  例如在2022年高考前,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在3月至4月期间对使用全国卷的27个省区市学情开展调研,深入了解使用全国卷地区线上线下教学情况、考生复习备考心态与状态,并结合考试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为命题提供参考。

  高考命题研制过程中采用了理论基础研究和实证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命题应秉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检验理论的原则,确保考试内容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经得起实践检验。”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高考试题既瞄准基础教育育人目标,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个学科课程标准,划定考查内容范围,确保命题符合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又具有前瞻意识,瞄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各类高校不同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高考是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高考命题应抓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关键点,更好地服务国家选才。

  从近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情境式的命题越来越多,即命题时以情境为载体,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情境中考查考生运用必备知识理解和表达意义、情感和观点的能力,满足在情境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考查要求。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俊兴介绍,服务选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立德树人是高考的根本任务。“高考命题应防止德育与智育的割裂,以及唯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错误倾向,让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意志品质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情境式命题在考查学生思想品德和知识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黄俊兴说,这就要求,一方面,命题人应关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以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和前沿科技成果,并将这些素材融入各学科命题中,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另一方面,设置一些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生活与课程教学的拟真化情境,以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例如,在2022年文科综合全国乙卷当中,第23题创设了100年来共青团带领广大青年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勇当先锋、倾情奉献的情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2022年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题,描述了某种作物矮生品种在喷施植物激素之后长高的现象,要求学生分析该品种矮生的原因,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高考命题应加强试题的情境化设计,设计与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相匹配的试卷,将解题所需信息有机融入试题情境之中,增强考查的应用性。同时,应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中广泛选材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的能力。

  作为“指挥棒”,高考对教学的引导作用不容小视。黄俊兴表示,考试是教学的一部分,是育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高考命题将推动育人方式改革,重塑教育生态。

  “高考命题应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确保试题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试题要求学生在加强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而非单纯掌握解题技巧。这就要求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对作业题、练习题减量提质,杜绝机械刷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说。

  例如,为引导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意义,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养成一定的语感,2022年新高考英语各版本试卷,根据新老课程标准词汇的差异,对单词进行标注,确保考查的单词都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高考命题应与高中课程改革携手共进,注重将选拔人才和培育人才相融合。”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认为,高考命题必须站在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高度,发挥关键的、积极的引导作用,使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落实、扎根。

  “教育考试机构应深入做好试题评析,从试题立意、情境设置等角度,阐释命题思路、考查内容和解题方法等,进一步发挥高考引导教学的作用。”黄俊兴说。

  “无论是为高校选拔人才,还是引导基础教育教学,都要发挥教育评价对学生发展的正向引导作用,让高考指挥棒‘指’对方向。”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说。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