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最后关头,左翼联盟和总统联盟携手,采取了“弃保策略”——200多候选人,主动放弃自己的竞选,确保更有希望的对方拿下席位,那国民联盟妥妥地是第一大党。 年轻的国民联盟主席巴尔代拉就痛骂:虽然他的政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对手的“耻辱联盟”,让法国投入了梅朗雄的怀抱,而马克龙将整个国家“推向不确定性和不稳定”。 那边厢,本身是极左翼的梅朗雄则宣布,选举结果,“对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解脱”,他随即要求法国总理辞职,左翼上台执政。 按照法国媒体的说法,在没有任何一个党派获得明显多数的情况下,任何一方出任总理,都很容易很快在国会被推翻,这意味着,法国在短期内成为一个很难治理的国家。 德国左右翼经常联合执政,默克尔的基民盟和左翼的社民党就多次合作。但法国没有这个传统,左右相互对立,更有极左翼和极右翼,在旁边喊打喊杀。 党内,他威信扫地,很多人对他“又气又恨”,因为正是他的豪赌,输掉了第一大党的地位。党外,他必须面对一个分裂的法国,他的很多重大政策,将胎死腹中。 法新社一篇文章就说,马克龙解散议会,属于“最荒谬的决定”,7年来,马克龙一直自信满满,对自己的命运充满信心,但“往往夸夸其谈”…… 左右不可调和的矛盾,将让法国政坛陷入无止尽的争吵。接下来,就是各党怎么合纵连横,讨价还价了。 我看到,波兰总理图斯克就忍不住评点说,现在的“巴黎充满热情,莫斯科感到失望,基辅大舒了一口气,华沙则是足够快乐”。 极右翼国民联盟没有上台,要是上台,极右翼的政策,会让整个西方面面相觑,尤其具体到乌克兰政策,极右翼明确对乌克兰说不,要和普京媾和。 我看到,在西方社交媒体上,很多人认为,俄罗斯才是真正的赢家,很简单,极右翼虽然受挫,但属于极左翼的梅朗雄,也明确反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因为选举结束后,让大批法国人走上街头欢呼,也有很多人在街头表达愤怒,法国的很多汽车,注定难逃被焚烧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