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迭翠间,光伏板如蓝色梯田层层铺展;金果梨花下,中蜂穿梭酿造甜蜜经济。地处神农架林区腹地的阳日镇阳日村,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法写入发展基因,以光伏产业为支点,撬动集体经济裂变式增长。202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80万元,较三年前增长320%,其中光伏电站贡献率达50%,走出一条阳光生金、生态富民的特色振兴路。 党组织带着我们把生态资源变成致富密码!村党总支书记邓世军望着漫山翠色感慨道。通过构建党组织+强村公司+合作社+农户四级联动机制,阳日村实现种植红高粱350亩、金果梨300亩、油菜400余亩、蔬菜100余亩,五黑鸡的规模化养殖5万只、孵化鸡苗20万只,养殖中蜂600群、土猪1000余头,建设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5亩。在党组织的推动下,阳日山珍品牌产值突破100万元,形成一地生三金的立体增收模式。 海拔千米的荒坡上,320KW光伏矩阵如蓝色梯田层迭起伏。这个阳光银行自并网以来累计发电42万千瓦时,创造直接收益17万元,更衍生出多重效益:7.95万元保障村集体598人安全饮水,3.54万元支持村级公益岗位,以光伏维护、红高粱种植用工,解决村民务工,增加村民收入。村民老胡笑哈哈道:光伏务工+林下养蜂,今年增收超2万。 吴家湾28栋民居化身艺术写生驿站,年接待美院师生超千人次。“学生来时画山水,走时带山珍。民宿主人谭大姐展示着销售数据:金果梨年销5千斤,百花蜜售出1500余罐。生态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特色农产品通过写生客群走向全国市场。” 翻开阳日村的生态资产表:光伏年入40万,写生创收8万,强村公司收入10万....。更值得关注的是隐形成绩单,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全村年减碳336吨,相当于新增植树3000棵,3条山涧重现齐口裂腹鱼(洋鱼条子)的身影。 生态投入不是成本,而是最具增值潜力的资本。阳日镇党委书记杨凯在800KW光伏二期建设基地前表示:我们将坚持三个转化: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绿色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把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打造阳日五黑鸡和猕猴桃、金果梨品牌,培育成淫羊藿、红高粱种植集聚产业,发展蜂蜜产业,推进茶产业开发。既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培育优势主导产业,推进适度规模化种植发展,还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用产业发展含绿量 ,提升集体经济含金量,在服务支点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