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并不是肠道本身出现了某些器质性病变,而是因为胃肠道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所以会出现肠道容易“发脾气”,一发脾气就会出现腹痛、腹泻等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这也是最常见的导致肠易激综合征的原因。 曾经做过相关试验,就是在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和正常人的直肠中,分别放入一个气囊,通过往里面打气来观察他们的不同反应。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人,打很少的气,就会觉得不舒服;而正常人打气比较多,也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不舒服。由此可以说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道感觉是一个高敏感的状态。 第二个就是精神因素。精神压力过大,有焦虑、抑郁状态的人,往往更容易得肠易激综合征。或者是有一些负性事件出现的时候,比如离婚、亲人患病,或者长辈去世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引发肠易激综合征。 第三个因素就是肠道感染。比如之前得过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当时没有彻底治好,或者是残存的轻度炎症反应,在肠道留下一个痕迹,就容易使肠道对外界的刺激过于敏感。 第四个因素可能在国外更常见,就是在儿童期受到家庭的虐待,对大脑神经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刺激,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更容易得肠易激综合征。 第五个因素就是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吃得太多,或者以腹胀为诱因,也能导致肠易激综合征,但是这个因素相对更少见一些。 最新的诊断标准就是反复发作的腹痛,在连续三个月中每周至少一天,并且要符合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 在进行诊断前,相关症状出现至少是六个月,最近三个月的症状是一个反复复发的阶段,就是一个比较活动的阶段,这是最新的诊断标准。 对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果反复发作,但是又没有其他的一些特殊病史,通过一些基本检查,比如大便化验、抽血检查都正常的情况下,符合以上标准,就可以诊断肠易激综合征。 而对一些年龄比较大的人,比如大于45岁,或者是有其他报警症状的,比如贫血、体重减轻、夜间腹痛较重,这些病人可能除了做一些大便化验、抽血检查之外,还要做结肠镜的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等,来进行相关器质性疾病的排除。 FODMAP代表可发酵的寡糖、二糖、单糖和多元醇,它们在胃肠道中难以消化,而且会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胃肠道的不适。 常见的低FODMAP食物很多,比如葡萄、草莓、香蕉、猕猴桃、蓝莓、橙子等水果;黄瓜、番茄、小白菜、茄子、生菜等蔬菜;大米、花生、四季豆等谷物和豆类;无乳糖牛奶、无乳糖酸奶、红茶等饮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