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成都百姓网-人才网,招聘网,二手房网,房产网,租房网,教育网,新闻网,信息网,信息港-成都在线

热门关键词:

五号特工组精编版究竟怎么回事?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2-12-25

  近日,舞蹈圈传来噩耗,曾五度登上央视春晚,2012年与杨丽萍搭档表演舞蹈《雀之恋》而获得“春晚最美节目”的青年舞蹈家王迪因抑郁症离世,年仅44岁。

  网友们纷纷感慨天妒英才,但也有网友神评道:“热爱舞蹈的艺术家怎会抑郁?”,“那么硬汉的脸选择跳那么阴柔的舞蹈,时间长了人都抑郁了。”这样的评论看了让人久久不能平息内心。这些无情的嘲笑和嘲讽或许就是压垮抑郁症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生活的常态,原本以为疫情离我们很远,而如今却近在咫尺。时下,有些新冠肺炎康复者被“贴上标签”,动不动就拒招或解聘而倍感抑郁,或因正常生活被打破、工作学习受影响而心生恐慌,或因被邻里区别对待而心生愤怒。

  在阳性感染者中,遭遇这些赤裸裸的歧视并非个例。久而久之,他们自我产生了羞耻情绪。而这一切,其实都是病耻感在内心的镜像。

  病耻感(Perceived self stigma)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意为“烙印”,表示人身体上的某一个特质,后在医学领域被指代为一种患者因患病而产生的一种内心的耻辱体验。

  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体验,多半源于某些疾病被污名化,使得这类被污名化的患者群体遭受来自社会的偏见、侮辱,感到被标签化、被疏远、被歧视和回避。

  比如,新冠康复者,会被贴上诸如“小阳人”等具有污名化意义的标签。这不仅给患者带来苦恼,往往会加重其病耻感,而且还对疾病的治疗产生负面影响,继而阻碍了其求助之路。

  研究显示,在慢性疾病患者中约50%-80%有轻到中度的病耻感,继而出现严重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甚至导致自杀。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能保证自己永远和慢性病绝缘。“病耻感”是一种不能接受自己生病的逃避心理,是负性的心理应激反应,那么该如何克服呢?

  首先,患者自身要尝试调整心态,以平和态度对待疾病和生活。国内外已有众多研究证明,社会支持、家庭的宽容、温暖的环境氛围是患者能良好康复的重要因素。

  家人和亲朋好友的物质帮助和精神心理的慰藉,都能够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维持良好的社会功能,降低病耻感的产生。必要时,也可向专业精神卫生或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心理援助。

  其次,加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根据疾病特点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正确了解自己的病症,有利于提高患者适应疾病状态的能力,降低病耻感体验。

  消除病耻感,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真正可怕的不是疾病,而是人们的无知和偏见。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管好自己的偏见。

  用一颗平常心对待身边的患者,少一些无知和偏见,多一些宽容和爱护,这是我们每个人在“消除病耻感”这件事上都能做到的一点点努力。

  简介:医学博士、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瑞金医院无锡分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执行主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瑞金分中心学术秘书,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学组青年协作组委员,中国哮喘联盟网站防治常识编委,中国控烟协会第五届全国理事,上海市医学会呼吸分会介入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呼吸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业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师志愿者联盟首席医疗专家;上海市黄浦区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健康教育委员会控烟组组长。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