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旖旎,茶香四溢。4月26日下午,九醉池淮“民生议事堂”“路口问茶”系列专题协商会举行第二期活动,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茶企代表等齐聚古埠航头樟树底,围绕“做强做大茶产业,助推实现共同富裕”主题,为池淮镇茶叶产业发展谋划共富新思路。县政协主席汪黎云、副主席方金菊等参加。 2022年4月15日,“九醉池淮”民生议事堂通过“寻茶”“品评”“议茶”等一系列活动,提出发展“中白1号”“龙井43号”等茶叶品种的建议。经过一年的验证,新品种在开采时间、产量、茶青收购价等方面都优于老品种。但茶园管理粗放,亩均投入不足,亩产效益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 “比如从茶园的种植管理到后续的采摘、到干茶的加工,产业化程度不高,一些主体既要种茶又要管茶,还要加工茶、卖茶,社会化分工不明显……”池淮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剑身首先说出了全镇茶产业发展的难题,请各位委员、茶人支招献策。 “加强茶园的机械化、精细化管理,能够减少劳动力投入,解决茶叶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县政协委员、池淮镇党委副书记张祯华认为要加快“机器换人”的步伐,以管理规范促品质,以品质提升带动价格提升。 “要加大对茶叶专家和技术能手的培育力度,让越来越多的‘田秀才’、新农人破‘土’而出,带动茶产业发展。”县就业管理中心主任陈智俭建议。 “要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三茶统筹’文章。”“在茶园管理上,应该更精细,比如在修剪茶叶的时候要注意天气,让茶叶切口有3到5天的恢复期。”“加强种茶、制茶、品茶的技术指导,多组织高质量的培训,提升茶农的技术水平。”围绕茶叶品种改良、茶园管理、人才培育、品牌打造等方面,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汪黎云指出,龙顶振兴是开化五大战略跑道之一,茶产业是开化县的农业支柱产业。要提高认识,助推龙顶振兴,凝心聚力、通力协作,坚定茶产业发展信心,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茶园建设、品牌建设、生产加工、做强科技赋能等方面下功夫。要聚焦重点,助力产品做优,一方面做好茶园管理,强化技术支撑,从源头强化品质管控,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另一方面完善产业标准化,释放品牌效应,抓好茶叶加工厂的整合提升,全面升级顶级茶及茶叶通用包装设计。要凝聚心力,发挥协商成效,农业农村局、人力社保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努力做好“加法”文章,通过政策引导和培育,加大茶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完善行业的标准化制定和实施,切实推动开化龙顶茶品质更好、名气更大、品牌更响。茶产业从业者们要摒弃各自为战、小富即安的思想,龙头企业带头做好表率,将分散的茶企、茶农团结起来,形成“规模茶企引领、众多茶农支撑、资源利益共享、责任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强化联动联合,抱团出击拓市场、提品质,共同打造茶产业共富的山区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