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有1位总理、4位副总理、5位国务委员,秘书长由国务委员兼任,国务院常务会议由这10位组成。这10位才是准确意义上的“国务院领导”,如按年轻人喜欢的叫法,我们可以称之为国务院“十人天团”。国务院其他的领导,正规的称呼只能叫某部、某厅领导等等。 从第九届国务院,到现在已历经6届,每届都是10位,而且都是由当届的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选出,在每一届任期中间没有过增补,也没有过辞职,可谓是有始有终。其中只有一位副总理逝世,一位秘书长撤职。 宪法规定:副总理为若干人,国务委员为若干人。也就是说,副总理和国务委员的名额并不确定,但形成了“十人天团”惯例就能引导人们的预期,有利于稳定,一般没有特殊情况也不会打破这个惯例。而且5位国务委员中有3人分别兼任秘书长、国防部长、公安部长,还有1人兼任外交部长,或分管外交。只有1位国务委员不固定兼任部委的负责人,这也形成了惯例。 在历史上,各届国务院“天团”的人数差异很大,在第五届国务院,副总理人数最多,达到18人,但最少也是这一届,改组后只有2人。后来各届都是在4-6人,而且在第九届前,很多届都有增补一二位副总理。从第五届国务院起,设立国务委员这个新岗位,当时全部由原来的副总理转任,有11人,后来断断续续减少,到第八届减少到8人,到第九届就减到了5人。而且以前秘书长有时是一个人专任,有时由国务委员兼任,有时由副总理兼任,总之没有一定之规。 在前几届国务院,副总理和国务委员的职数是在断断续续地减少,到第九届就基本上稳定了,那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原因是历届国务院都搞过机构改革,每次改革一般都会精简些部门,其中,第五届和第九届的力度最大,我在这里就不展开讲第五届的改革了,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去看我写的《大力改组后,国务院副总理的人数从18人直降到2人,是因为什么?》一文,现在说一下第九届国务院的机构改革。 1998年的第九届国务院改革当时主要是为了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职能转变有了重大进展,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共10个: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中国轻工业总会、中国纺织总会。取消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二道贩子”,消除了政企不分的组织堡垒。 国务院不再保留的有15个部、委。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 在3个月内,国务院51个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和19个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的“三定”规定先后审议批准、陆续下达并组织实施。移交给企业、社会中介机构和地方的职能100多项;部门内设机构减少200多个,精简了四分之一,改革后行政编制由原来的3.23万名减至1.67万名,精简了47.5%。 从1998年开始,国务院机构改革首先进行,随后中共中央各部门和其他国家机关及群众团体的机构改革陆续展开;1999年以后,省级政府和党委的机构改革分别展开;2000年,市县乡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截至2002年6月,经过四年半的机构改革,全国各级党政群机关共精简行政编制115万人。 正因为有了这次大力度的改革,甩掉了很多政府不该管的职能,使部门的数量急剧减少,才有可能减少分管各个部门的国务院副职领导的职数,这就是这些年来国务院一直都是“十人天团”的主要原因,这也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最后一届任期内献给人民的一份重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