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那些曾经的香饽饽正面临着价值归零的窘境。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及时止损,有人死守到底。一场房产价值的豪赌,正在激烈上演。据业内人士透露,有3类房子恐将在5年内沦为一钱不值的烫手山芋。 回想2017、2018年,海景房曾是市场的宠儿。从海南三亚到山东威海,众多购房者尤其是老年人趋之若鹜,一掷千金只为在海边置办一隅。他们坚信,海景房不仅能带来可观的增值收益,更是养老度假的不二之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海景房的神话难以持续,不少业主买房后才发现,海边的湿气和咸味儿远比想象中更甚。房子刚过完一年质保期,家具和电器就开始受潮生锈。更有甚者,台风天气来袭,海水倒灌,房屋受损,维修费用高得吓人。随着气候变化加剧,这样的惊喜只会越来越严重。 核污水排放等负面因素,令海景房雪上加霜。谁也不愿意住在一个随时可能被污染的海滩边上。再加上房地产行情急转直下,昔日的天堂已然坠入地狱。不少案例显示,曾经十几万买入的海景房,如今七八万都难觅买家。空置率高企,配套设施滞后,来回不便等问题,让许多老人追悔莫及。有人感慨,在海景房里,看海容易,养老难! 更大的隐患在于,小产权房采用的是商业用电、用水,费用远高于普通民用标准。炎炎夏日,一个月的电费足以令人瞠目结舌。公摊面积大、物业管理差等通病也困扰着业主。种种迹象表明,小产权公寓的升值空间十分有限。眼下,不少新开盘的公寓都面临销售困境,二手房就更无人问津了。 还有一类房子,尽管地理位置优越,但因为年久失修,已成弃子。它们就是那些脏乱差的老破旧小区。漏水、漏电等安全隐患比比皆是,物业服务和配套设施也远未跟上。无电梯房,更成为老年居民的出行的噩梦。 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6万个老旧小区,其中不乏60后、70后的建筑。这些房子大都采用了落后的工艺和材料,使用年限本就有限。如今,墙体开裂、下水堵塞、外墙脱落等问题层出不穷,维修费用动辄数万元。更令人揪心的是,一些老旧小区甚至成了火灾、坍塌等事故的高发地。去年,某地一栋30年老楼因久雨突然倒塌,所幸无人伤亡,但损失惨重。 除了安全隐患,老旧小区的居住体验也难令人满意。里弄阴暗潮湿、绿化残败不全、车位紧张秩序混乱,种种问题交织,老破旧三个字并不为过。在这样的环境中,谈何生活品质?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难以安居乐业。房东纷纷望而却步,转手的风险与日俱增。可以说,老破旧小区正面临灭顶之灾,其市场价值也随之缩水。时间一长,它们很可能成为无人接盘的烫手山芋。 透过海景房、小产权公寓、老破旧小区的悲情故事,我们当悟出几许人生哲理。盲目跟风、急于置业,只会让你陷入价值困局。反之,提高警惕,理性购房,才能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在房住不炒的大方针下,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已是大势所趋。面对市场的新变局,无论是海景房、小产权房还是老破旧小区,都不应是我们的选择。那些区位适中、配套完善、物业到位的优质房产,才更值得把握。只有让每个人住有所居,这个社会才更趋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