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成都百姓网-人才网,招聘网,二手房网,房产网,租房网,教育网,新闻网,信息网,信息港-成都在线

热门关键词:

女人叫春声是个什么梗?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3-09-30

  进入新时代后,我国民众的公民意识逐渐觉醒,民众的维权意识高涨,原有厌诉、畏“官”思想得到了很大程度改观。加之,近年来人民法院对保障公民诉权的重视和各种具体措施不断出台,立案难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行政诉讼案件量高速增长。

  人民法院与行政机关共同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使命。行政争议的解决,更能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公平正义。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发布了文章《让行政审判成为官民和谐“推动器”》,全面介绍了行政审判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新时代行政审判的意义与价值,本文针对其中的观点进行了梳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九条规定:“人民和人民团体有权向人民监察机关或人民司法机关控告任何国家机关和任何公务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这个规定是我国行政诉讼立法的起源。

  1990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由1989年4月4日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自此,我国行政诉讼制度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民告官”案件从此有法可依。

  1990年底,全国法院已经普遍设立行政审判庭,行政审判人员近万人,“民告官”案件开始广泛进入公众视线。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会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5年5月1日,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和立案登记制同步实施,立案登记制大大促进了行政诉讼的立案,从根本上使行政诉讼从“不敢告、不会告、不愿告”向积极大胆行使诉权转变。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