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指望大家在认知并接受USB-C的红利之前,还要先仔细查阅中文官网、英文官网、国内媒体评测、国外媒体评测、国外数据库网站只为了分清自己的USB-C下面带不带DP视频输出、带不带对内的PD充电?做梦去吧,没人陪你玩! 这应该算是最不常用,确实各大厂商最喜欢打擦边球的项目了。早些年还曾经看到淘宝第三方商家将一款入门APU低端本上的Type-C描述为”可以外置GTX1080显卡“,瞬间变身吃鸡本有木有!只要2999雷电游戏本带回家有木有! 说起雷电3,直到目前很多人都是一脸懵逼。简单概括雷电3就是:成本略高、速度极快、能接显卡、也是C口。 首先说一下雷电接口,在2011年前后,代号Light Peak的英特尔ThunderBolt接口发布。其实我更愿意叫他“雷电标准”,因为实际上其接口形状与笔记本常见的miniDP视频接口是一样的。而雷电接口也确实是PCIe+DisplayPort+USB的结合体。 当时初代雷电接口带宽达到了双向各10Gbps,仅仅达到了目前USB3.1 Gen2的带宽。可是在当时,USB2.0接口铺天盖地的情况下,1GB/S速度就是“嗖嗖嗖”的概念了。 随后的雷电2,依旧采用miniDP状接口,只不过将双向带宽提升至20Gbps,两倍于上代雷电的速度。基本达到DP1.2 的水准。雷电2在笔记本上仍旧是Macbook独占的状态。 从理论上看,这一代基本可以尝试外接显卡使用,至少GTX660只要在PCIe3.0*1以上的带宽下运行就没有较大折损。而这个水平相当于比笔记本的GTX960M还高。而在雷电2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帕斯卡这样的神级架构出现,所以外接一个GTX960/970后即使有折损,相比多数笔记本显卡来说也是天翻地覆。 而目前方兴未艾的雷电3延续了雷电接口”换代即速度翻番“的光荣传统,达到了双向带宽40Gbps,这个水平已经距离桌面平台显卡的标准带宽64Gbps(PCIe*8)更进一步。 最为重要的是雷电3的接口采用了USB-C的形状,并且终于开始较多的出现在Windows平台笔记本上,不再被苹果独占,从而极大的增强了其可用性。 其根据Intel官方称,雷电3接口融合了4条PCIe3.0总线W的PD供电,堪称目前最强悍的接口! 雷电3几乎可以说是目前的大一统接口,在Type-C物理接口的前提下,集合了外置显卡、高速数据传输、视频信号传输、超大功率电力传输。高达40Gbps的带宽一骑绝尘,甩开USB好几条大街。 从常用功能上,包括以更低的带宽和性能折损实现外接桌面平台显卡、连接移动PCIe NVMe存储设备实现高达3200M/S的数据传输、多4K或单5K超高分辨率显示器,至于刚才提到的各类USB特性,更是全面兼容。 其实,关于雷电3,有一行字好多人没有注意,核心意思是:雷电3可以定义为PCIe*2或者*4,也就是存在带宽在20Gbps的所谓”半速雷电3“。 这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戴尔的XPS13之前的版本,代号9360。该产品全系采用了X2速度的雷电3接口,让这一代XPS13空有变态级的CPU性能释放但不能以更高带宽运行外置显卡。这令许多发烧友扼腕,不过你要是真想接,不是不可以。 其实这种看似缩水的”半速雷电3“在雷电设备里并不在少数,但是常见于低电压处理器+独立显卡的机型上。其主要原因是独立显卡加入后占据了部分PCIe,导致剩余的原生PCIe通道数不足4条,因此只能采用半速的雷电3接口。 这种迫于无奈使用半速雷电3,常见的如联想ideapad720S-14,华为Matebook Pro等,而有个海外网站中列举了大部分产品海外版的雷电3为半速还是全速,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找下(我忘了,等我想起来了第一时间贴链接)。 而半速雷电3的影响,对于不需要的雷电3的用户当然没有影响(皮一下)。其主要影响除了外接显卡时最高只能在PCIe*2带宽下运行外,主要集中在一些基于雷电满速版的超强带宽而支持的特性上。 |